本篇文章2857字,读完约7分钟

千年敦煌,从西北大沙漠集资而来,在此期间,河北博物院的“敦煌已经不远了——走进河北”展览让参观者感受到敦煌石窟壮丽的恢宏,领略了千年佛国世界和平凡众生的生活故事。 三个多月来,每天都有许多游客来看古老敦煌的身影。 余味尚在,6月15日,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教授王毓青在冀图讲堂带来了题为“敦煌文献的发现、流失与保护”的研讨会,吸引了众多观众,讲座结束后,王毓青被一群观众包围,要求拍照和微信。

“​敦煌学教授王冀青省受热捧”

王冀青简介

“敦煌学”教授省图火热

王毓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要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8—1985年在兰州大学历史系学习,1985年在学校任教。 1989—1992年在英国国家图书馆东方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大英博物院档案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图书馆、日本东京东洋文库研究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文化研究中心)工作,担任访问学者、研究员,首要研究丝绸之路探险史和海外藏敦煌文化财产 1995年担任英国科学院王宽诚基金研究员,在牛津大学整理、研究了斯坦福大学的丝绸之路考古资料。 2000年以后,先后去了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伊朗、土耳其、希腊、意大利、梵蒂冈、荷兰等国10多次考察丝绸之路。 在各类中,发表了英语论著180篇(部)。

“​敦煌学教授王冀青省受热捧”

/ S2 /●现场

讲座后,观众很不想离开

敦煌学教授王毓青省图热映

“我先和大家分享敦煌文书的故事。 ”。 6月15日,在河北省图书馆多功能厅,召开了现场幻灯片,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教授王毓青身穿浅蓝色衬衫,很快聚集了大家的观察。 讲座的现场,从90多岁、00多岁到80多岁的老人,都在集中听。

“​敦煌学教授王冀青省受热捧”

一百多年前,1907年6月的傍晚,满载24箱经卷和5箱佛画的骆驼马队悄然离开敦煌,带队的英籍匈牙利人斯坦福大学志在必得,仅用几十枚银二的代价一夜成名英伦三岛。 一百多年后,在河北省图书馆,王毓青讲述了这段历史,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身体。

“​敦煌学教授王冀青省受热捧”

“敦煌学”教授省图火热

在讲座现场,王毓青从王道士和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开始。 敦煌文献是国内早期流传的斯坦福考古和英藏敦煌文献。 伯希和莫高窟考古和法藏敦煌文献。 其他敦煌文献收藏; 敦煌文献保护和刊布过程中的国际合作(以英国国家图书馆“国际敦煌项目”为中心)等6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敦煌文献的发现、流传和保护。

“​敦煌学教授王冀青省受热捧”

这个讲座其实和河北博物院的“敦煌已经不远了——进入河北”展览相连”王毓青说,敦煌文献和敦煌壁画是一体的,敦煌文物做了一个整体,包括壁画、藏经洞的文书和美术品、彩塑和石窟寺等,它是一个整体,

“其实,我和河北有一定的渊源。 我的名字里有冀字。 妈妈是河北易县人。 ”。 王毓青感慨地对记者说。 第一次去石家庄,去河北省图书馆很好。 “希望今后在河北越来越多的地方有更多的机会向大家讲述敦煌文化遗产的什么样的事情。 ”。

“​敦煌学教授王冀青省受热捧”

●跟踪

那个带感叹号的历史

在王毓青的讲座现场,观众席经常发出感叹的声音,“敦煌文物正好是1900年被发现的,确实很不幸。 ”。 王毓青说。

1900年6月22日,在中国西北角的敦煌,王道士偶然打破壁画,惊讶地发现里面有个开口,“白包无数,埋在里面,装置极其整齐,所有白布包了10卷。 带有佛龛的刺绣像等排列在白布下。 ”。 而且,这个时候,清王朝动荡不安。 东、八国联军枪炮冲破天津大沽炮台,在前往北京的途中,看到清王朝的都城没有保证。

“​敦煌学教授王冀青省受热捧”

敦煌文书的发现并不是最先在中国学者中引起反响的。 1907年,野心勃勃的斯坦来了,当时阿克苏达尹的潘震加上礼遇,打开了方便之门,他把一万多件古代资料搬到了遥远的西方。

伯希和是敦煌藏经洞,1908年

斯坦离开敦煌几个月后的1908年2月25日,“识字者”法国伯希和出现在莫高窟面前,一头扎进藏经洞,和“惊讶得目瞪口呆”的伯希“每小时读100卷,读典籍的速度,与行驶中的车相比,更是相形见绌。 熟悉中国历史的伯希和斩相当丰富。 之后,日本的橘瑞超、俄罗斯的奥尔登堡、美国人瓦尔纳传来谣言,满载而归。

“​敦煌学教授王冀青省受热捧”

和1908伯希拍摄的莫高窟外景

“敦煌文书的流失是中国文物流失的代表和缩影。 ”。 王毓青说,近代中国历史上,从中国流失了多种文物,其路径多而复杂,但主要有西方探险家、外国驻华外交领事官、华侨、外国传教士4种。

●焦点

敦煌文书会把你带回千年前[/s2/]

法国人拍摄了1908年被破坏前的敦煌莫高窟

“敦煌文书的价值得到全世界公认,敦煌文书的再现与安阳殷墟甲骨、居延汉晋简策、明清大库档案齐名,是四大考古发现。 敦煌文书形式多样,数量庞大,跨度长,采用语言多,文案丰富,史料详实,具有极高的文物珍藏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 王毓青表示,敦煌文书有大量手稿,手稿有卷子装、书页装、梵高夹装、经折装、蝴蝶装等多种装帧形式,对中国书史研究有重要作用。

“​敦煌学教授王冀青省受热捧”

古籍有多珍贵? 王毓青举个例子,现在一页宋代的书已经很珍贵了,但是敦煌的文献早于宋代,从六朝到宋初,700年间,这期间的古籍并不多见,数量更是达到了5万多件,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古籍版本越早,价值越高,手写抄本越少,大量的手写书价值也越高。”

“​敦煌学教授王冀青省受热捧”

斯坦福大学队在安西县(今甘肃瓜州县)

“古籍能保存到今天其实不到10%,这5万多本敦煌文献可以说是我们不知道的历史。 ”。 王毓青指出,敦煌文书除了大量宗教文书外,还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民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多个行业,全方位反映了中国中古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文化风貌,弥补了现存史料不足给研究者带来的弊端,纠正了过去历史书中有些不实的记载,并指出了许多 “敦煌文书的出现,可以说让我看到了很多以前只在古籍目录中看到的一点点的书。 不深入研究敦煌文书,就不可能全面准确地了解中华文明史。 ”

“​敦煌学教授王冀青省受热捧”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868年现存地“英国国立图书馆”

据说除了手稿之外,敦煌文书还有不到100分的版本。 这些刻本为印刷术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特别是现藏英国伦敦唐威通9年( 868年)的《金刚经》充分展示了我国雕刻印刷的精湛工艺,是世界上最早具有可靠纪年的木刻本。

大学时代,王毓青借过斯坦的游记。 这本书在他手里。 “41年,我研究敦煌,研究斯坦,研究其历史,41年如一日。 ”。

1989年,王毓青赴英国国家图书馆东方部和大英博物院进行合作研究,整理研究中国西北考古史资料。 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斯坦福前后四次中国西北考古的日记和其他账单、信件等手稿。 日记中记录了斯坦福在中国西北等地如何与他人交往、如何解决矛盾以及心理计算混乱的情况。 “这些都足以表明敦煌文物的所有权应该属于中国。 ”。 王毓青说,当时国外工作很辛苦,必须逐字思考和考证外语资料,但最终的收获对他很有价值。

“​敦煌学教授王冀青省受热捧”

“文化财产的保护,首先应该是土地。 因为适应了当地的气候”王毓青说,文物需要母体,一旦文物离开母体,历史真相往往也会消失。 对承载着灿烂文明的文化财产来说,回到它们诞生之地是最好的归宿,也是捍卫文化根基的具体体现。 (燕都文芳阁记者杨佳薇文/图)

标题:“​敦煌学教授王冀青省受热捧”

地址:http://www.sx-longsheng.com/sjzly/5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