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07字,读完约8分钟

树洞机器人:生死之间的看门人

黄智生在发布会上说:“

4月11日,在北京理工大学召开的“ai科学前沿大会”上,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人工智能系终身教授黄智生博士的主题报告《智能机器人与网络自杀监控报警》引起巨大反响,“医学人工智能普及群”的两个微信群直接充斥现场。

“树洞机器人:生死之间的看门人”

黄智生成立的树洞行动救助团,利用互联网智能机器人每天监控发布对应的平面媒体,发布自杀监控通报,根据监控通报采取自杀救助行动。 石家庄少女林雨是救助团最近的救助对象之一。 从年7月开始,他们已经向数百名自杀者提供了救助。

“树洞机器人:生死之间的看门人”

●互联网时代的“树洞”

报告会开始后,黄智生首先刊登了微博的照片。 “因为有抑郁症,所以即使死了,也没有重要的理由。 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 拜拜。 ”。 这条自杀信息自发布到微博后就没有更新过,但是下面的评论一直在增加,现在已经超过了100万条,有人在下面留下遗言死了。 无法更新的账户成了互联网空之间的“树洞”。

“树洞机器人:生死之间的看门人”

黄智生指出,青少年自杀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自杀是15~34岁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 抑郁症是自杀的首要原因。 15~24岁的青少年中有120万人患有抑郁症,估计大学生中抑郁症率为23.8%。

多个年轻人在自杀前通过平面媒体发布文章表达自杀情绪和愿望,对于使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分解平面媒体发布文章,进行自杀救助是可能的。

黄智生团队开发的网络智能机器人使用知识图谱技术每天监控对应的平面媒体帖子,并发出自杀监控通报。 他们提倡组织树洞行动救援团根据监视通报采取自杀救助行动,从去年7月开始,数百名自杀者提供救助,暂时缓解了他们的自杀行为。

“树洞机器人:生死之间的看门人”

●智能机器人监控自杀风险

“我从事人工智能研究已经30多年了。 ”黄智生说,2008年以来,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队与中国队就语义技术展开了科研合作。 他们从年开始关注抑郁症,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稳定医院进行了密切的科研合作。 在合作中,产生了使用ai技术发现社会上需要精神帮助的人们的想法,并相继进行了尝试。

“树洞机器人:生死之间的看门人”

黄智生说,树洞救援团成立之初,“只能拯救一个”。 一年前,在“医学人工智能”的微信群中,身为群主的他提出了“树洞行动”的创造性。 智能机器人巡视社会交流媒体,发现有高风险自杀倾向的人,然后组织人力实施救援。 黄智生解释说“树洞行动”的名称来源于古老的传说:心中藏着秘密,想吐露的人,就到森林里找树洞倾诉秘密。 现代人通过网络社会的交流媒体吐露自己的想法,一位抑郁症患者自杀后,他的微博成为抑郁症患者,特别是想自杀的人想倾诉内心的“树洞”,为发现高风险自杀者提供了基本条件。

“树洞机器人:生死之间的看门人”

黄智生团队开发了互联网智能机器人系统,根据《树洞》的知识图谱评估了社会交流媒体新闻中存在的自杀可能性。 《树洞》知识图谱涵盖自杀方法、自杀计划、痛苦表达、时间描述、地点描述、悼念模式等相关概念描述。

3个多月后,树洞机器人上线,每天定时从互联网“树洞”上抓取数据,进行智能化分解,从数千条新闻中过滤无关新闻,生成对应的自杀监控通报,发送到“树洞行动”救援团进行应对。

“我们收集的都是网络公开数据,没有涉及隐私。 ”黄智生说,树洞行动全部积累的数据将向学术界公开,用于科学研究、教育等非商业用途。

●评价精度为82%

树洞机器人利用人工智能中的知识图谱技术,从数据采集汇总、自杀风险分析到树洞监测通报的形成,都是全自动实现的。 黄智生制定了自杀风险等级标准,分为0~10级,等级越高自杀风险越高。 树洞机器人可以自动对收集到的新闻进行分类,到了6级,机器人正在计划自杀,机器人开始警告。 黄智生要做的事:一个是“唤醒”树洞的机器人。 二是向救援组通报树洞监测。

“树洞机器人:生死之间的看门人”

目前,树洞机器人自杀风险的判别精度为82%。 但是,是否拯救某个身体,由救助团成员自己决定,他们将进一步辨别这些消息。 ”。 在许多人进入紧急救援的过程中,黄智生迅速为救援人员组成小组。 树洞救助团编写的网络救助行动指南中写道:“如果认为被救助者的情况多而复杂,那么越来越多的人需要一起提供更有效的援助,或者说我们的救助团已经有很多人与被救助者取得了联系,需要协调很多努力。 你可以成立一个救助小组来和这个被救助者进行比较。 救援小组通常由五名左右的人员组成。 比较合适的救助小组结构有精神健康方面的专家和医生2人,普通的救助志愿者3人。 ”。

“树洞机器人:生死之间的看门人”

在今后几个月中,救援小组一般要与被救援者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关注被救援者,稳定他们的情绪,进行心理疏导,逐渐解决危机。 “在人工智能的决策支持下,对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不仅仅是经验和有限的心理学知识。 从以前开始,心理咨询和人工智能的结合,会带来更科学的救治方法。 ”。 黄智生说。

“树洞机器人:生死之间的看门人”

●“拯救生命是责任”

年12月的一天,树洞机器人向救助团发表的《树洞监测报告》中,显示了一名女孩在“树洞”上留言说她想在2019年初跳楼自杀。 “树洞行动”救援团马上行动起来,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和时间,终于找到了女孩及其父母的联系方式。 但是女孩抗拒帮助,责怪他们把自己的事件告诉了父母,女孩的父母也不能接受女儿自杀的事件。 “我们的女儿本来就很好,你们没说她要自杀。 这件事传出去后,她怎么找工作? ”他抱怨道。

“树洞机器人:生死之间的看门人”

黄智生说,很多父母对抑郁症有偏见,非常讨厌别人知道自己的孩子有精神问题。 “这一点我理解,但是为了救人,必须向父母传达事件的重要性,让父母重视。 如果发现被救助的人有强烈的自杀企图,就必须接受系统治疗。 在这一点上,多位父母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虽然有很多抑郁症自杀事例的普及教育和抑郁症知识的普及,但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和别人不一样。 如果他们的孩子真的出了事故,往往就来不及了。 ”。 有些父母极度不配合,救援队不仅无能为力,有时还可能引起麻烦。

“树洞机器人:生死之间的看门人”

对比这种风险,黄智生说,一方面,救援团不断规范救援流程和救援行为,不仅在救人,也在保护自己。 另一方面,树洞救助团不会因为有风险就放弃,拯救生命也是责任,“对我们来说,每天只需要花一点时间和精力,但对有抑郁症孩子的家庭来说,这可能意味着被拯救”。

“树洞机器人:生死之间的看门人”

“我们每天都在救人。 拯救所有的身体是一个生动的故事。 ”但是,黄智生感到遗憾的是,树洞行动机器人每天可以监控10个有六级以上自杀风险的救助对象。 这些人并不都得到救助。 网络上所有的身体都是匿名的,为了找到真正的人,时间上的投资是巨大的。

“树洞机器人:生死之间的看门人”

树洞行动救助团目前有220人,但无法应对每天发现的约10名对象的救助人力支出,也无法将不同自杀者和抑郁症患者进行比较,提供帮助和心理疏导,多而复杂、个性化,不能依赖机器。 如何更好地利用木洞机器人提供的新闻,及时帮助自杀者和抑郁症患者,黄智生呼吁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投入到这项以高科技支撑的公益事业中,以“人机结合”的模式进一步提高新技术带来的社会效益

“树洞机器人:生死之间的看门人”

●树洞机器人的自杀风险分类标准[/s2/]

10级自杀可能正在进行中

已查明9级自杀方法,有可能在近日举行

8级自杀方法已经在计划中,自杀日期基本明确

虽然已查明7级自杀方法,但自杀日期尚不清楚

6级自杀已经在计划中

5级强烈的自杀愿望,自杀方法不明

4级自杀愿望已经表达,具体方法和计划尚不清楚

3级强烈的生存痛苦,没有表现出自杀的愿望

2级生存痛苦已确定表达,未见自杀意念表达。

一级生存痛苦表现出来,寻求自杀意念表现

0级未见生存痛苦表现(记者陈晓红)。


标题:“树洞机器人:生死之间的看门人”

地址:http://www.sx-longsheng.com/sjzjy/6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