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28字,读完约8分钟

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列有河北“西河大鼓”、“板大鼓”、“乐亭大鼓”三部鼓书。

这里所说的“太鼓”不是人们敲击的咚咚作响的太鼓,而是曲艺的形式。 “鼓”字的读音必须孩子化。 中国的曲艺种类繁多,目前流行的约有300种,从说唱形式上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讲故事”,如北方的说书、南方的说书等,观众熟悉的刘兰芳说“杨家将”就是这样的。 二是“说笑话”,如北方相声、南方滑稽等。 第三个是“唱故事”。 例如大鼓、落子、琴书、牌子曲、二人转等。 西河大鼓就是这样的。

“西河大鼓百年回眸”

●西河大鼓的形成和特色

作为曲艺的形式,西河大鼓是河北省劳动人数多、疫区最广的地方曲种。 起源于冀中农村,是在清代中叶民间流行的《弦子书》和《板大鼓》的基础上迅速发展形成的,被称为“梅花调”“犁铧片”,河间县(今河间市)、“高阳”“春县”“肃宁” 1900年前后西河大鼓传入天津,其流传的县市位于子牙河、滹沱河流域,因此1920年命名为“西河大鼓”。 但是,在冀中农村仍然被称为“河间大鼓”和“西河调”。

“西河大鼓百年回眸”

西河大鼓演奏乐器

作为西河大鼓主要组成部分的板大鼓,是幼年时期在河间府一带流行的鼓曲形式。 和其他太鼓一样,最初唱长篇(但连续唱10天半),曲调是非常简单的上下文式,听众主要听书(说话)不听歌。 清代,河间府是有名的水路商埠,毗邻天津,客流量大,板鼓从农村开始聚集到河间府,表演形式也从长篇大书中摘录短段演唱,以适应劳动繁忙的听众对象的一些变化。 那个时候,唱板鼓的演员唱小段,剪大本本的一段,摊开上一本书的帽子,一开始是吸引听众的手。 但是,如果用这样的手段吸引听众,很多情况下“正话”还没有开始,观众就开始散了。 要说为什么,那是因为疲于奔命的船夫、水手和商人没有充裕的时间。 他们甚至说“唱歌也想付钱”。

“西河大鼓百年回眸”

西河大鼓演奏乐器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板大鼓艺人开始考虑艺术改革。 特别是他们拿着木板太鼓进入北方大城市天津卫以后,改革的要求更为迫切。 1870年左右,以胡十、宋五、霍明为代表的板大鼓艺人,首先将冀中乡音改为京腔,根据戏曲演员的吐字、行腔做法、写意传情的动作,设计了“刀枪架”等自己的身体动作。 ——进入天津的这一只,板大鼓变为京韵大鼓,成为各种北方大鼓中最具影响力的曲种,代表人物有刘宝全、白云鹏等。 但是,木板大鼓制作出独立的曲种,依然原汁原味地在北方农村流行,演唱者多带有保定、沧州口音。

“西河大鼓百年回眸”

木板的大鼓

西河大鼓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木板大鼓的多个艺术元素,形成了“里面有歌,就像唱歌一样”的特色独特朴素的曲调。 西河大鼓一直在农村集镇流行,因此,向“唱故事”方面迅速发展。 演员唱歌时,韵散相间,有说有唱。 善于在曲子上唱《大书》,《叫杨将,唱不完的岳家军》——《杨家将》和《呼家将》两大书,成为西河大鼓用不完的艺术主题素材。 其他还有《大原府》、《强盗刑车》、《三全镇》、《小姑贤》、《蓝桥会》等小段。

“西河大鼓百年回眸”

西河大鼓的第一伴奏乐器是三味线,演员唱歌时右手拿鼓槌打鼓,左手操纵鸳鸯板,用河间一带的方言唱歌。 歌词的格律通常由七字句和十字短语组成,板头有头板、二板、三板。 旋律灵活,说唱并存,语言大众化,方言土语融入其中,极具表现力。

“西河大鼓百年回眸”

●名家在光耀曲坛

西河大鼓自形成以来出现了多位名家,其中首推创始人之一马三峰。 马三峰原名马大河,高阳县教台村民,活跃于清道光、咸丰年间。 他从小就学木板太鼓,打太鼓,无弦伴奏。 根据板太鼓和弦书的调子,吸收戏曲和民间小调,用铁板打拍子,最先用三味线伴奏。 他正在革新歌曲的调子,将板头的节奏改为头板、二板、三板。 歌唱中,其演唱风格火辣辣,因其美妙的趣味而被授予“三狂人”的绰号,故取名为“马三峰”。 马三峰在音乐上的功绩,突出表现在西河大鼓流入城市后仍保持原有的乡土气息。

“西河大鼓百年回眸”

西河大鼓名家朱化麟

马三峰的弟子众多,其中朱化麟( 1866~1941,雄县人)最有名。 他在艺术上有多重创造。 例如,鼓曲音乐有很多改进、演变,丰富了多个新腔,说唱歌手细腻、豪爽而悠长。 然后,他带着众多弟子,形成了冀中农村庞大的“河西系统”。 王振元,雄县人,清咸丰,如同治年间的西河大鼓演员,“王派”创始人。 他嗓音兼具,工架精湛,武书精湛,大将对战,冲锋陷阵,气势磅礴。 而且,对于丫鬟、小姐这样的女性形象,也被描绘成木三点。

“西河大鼓百年回眸”

王魁武( 1891~1947 ),王振元之子。 16岁跟随父亲学艺,长期在农村公演。 声音洪亮有力,武书精湛,随便演了《呼家将》。 五四运动后,受新思潮的影响,演唱新词《科学救国》《中山纪事》。 抗战期间积极从事革命推进,编纂了《昕岗惨案》《减租减息》,曾领导群众与敌人进行斗争。 1947年被敌伪逮捕,英勇牺牲。

“西河大鼓百年回眸”

当代西河大鼓名家王尊三( 1892~1968 ),唐县人。 生前是全国政协委员。 他青年时期演唱了黄河南北饶舌西河大鼓《隋唐》、《杨家将》等歌曲。 抗战期间创作和演出了《保卫大武汉》、《晋察冀小子》、《骨身情》等多首歌曲,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在敌人据点附近发表讲稿。 新中国成立后,为建立中国曲艺团体倾注心血,创作、改编、整理《新儿童英雄传》、《美猴王》、《游西湖》等,为中国曲艺事业迅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河大鼓百年回眸”

西河大鼓演员马增芬

另一位有名的西河大鼓女演员马增芬(出生于1921年)和父亲马连登一起组成了“马派”。 她5岁学艺,7岁演出,10岁正式上台。 1953年参加中央广播文工团说唱歌手,以抒情短篇而闻名。 她的歌节奏流利、旋律明快、语言优美、幽默的抒情作品唱得很好,以前流传的歌曲《花唱早口令》《玲珑塔》很独特。 现代曲《江竹筠》《一钱一二米》都是创新的语调,表现方法独特。

“西河大鼓百年回眸”

●光照保护传承[/s2/]

《王尊三曲艺选》

西河大鼓里光荣的革命从以前就流传下来了。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冀中一带的艺人在党的领导下深入推进敌人,创作了许多反映革命斗争主题素材的歌曲,如《平原游击队》、《董存瑞舍身爆破碉堡》、《白毛女》等。 新中国成立后,整理、改编优秀以前传入的歌曲,创作新歌。 西河大鼓曾有鼎盛时期。 20世纪50年代初,我省不仅在许多地(市)级曲艺团、队和县文化馆经常上演西河大鼓曲,而且这种艺术形式在冀中广大农村非常普及,许多农民可以唱几段。 当时冀中广大的农村文化生活极其贫困,看不了电影,不知道电视里是什么,村民们除了春节期间看了《高台戏》外,平时农闲时期还听西河大鼓。 特别是在夏天,劳累了一天的村民晚上热得睡不着觉,唯一的文化生活就是听书。 西河大鼓的演员在广场上扶着太鼓的架子,“哐哐”的一声,传来几里声音,附近八街的村民们闻声赶来,听着黑暗听书,还是一本“大书”。 唱到午夜,天空变凉了,演员说:“想知道后面的事,请听一下分解。”村民相继离开。 这时,村里的管理者把从各家收到的粮食的一半作为演出报酬送给了演员。 这样的状况直到1960年代初为止都没有改变。

“西河大鼓百年回眸”

1976年12月,河北省曲艺团在石家庄成立,团中西河大鼓还是重要的艺术门类。 当时,省杂技团设在我居室院子的平房里,我和演员们都很熟悉。 著名的西河大鼓演员伍振英,长、中、短篇都不行,有新书《白毛女》、《林海雪原》、《大闹天宫》的影响力。 在1976年的唐山抗震救灾中,演唱了多档反映抗震救灾的西河大鼓节目,伴着张连进的三味线很受欢迎。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我省西河大鼓编辑又创作了反映现实生活的歌曲。 1990年2月,保定市戏研室创作的西河大鼓《饮酒歌》,获得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办的全国鼓曲比赛二等奖,演员刘小梅获得一等奖。 同年9月,刘小梅获得晋冀鲁豫“山河杯”最佳演员奖。 后来,刘小梅成为了有名的小品演员。

“西河大鼓百年回眸”

近年来,西河大鼓演出市场式微,但该曲种于2006年被列入首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给其振兴和快速发展带来了契机。 观众期待着西河大鼓风韵在燕赵大地再次繁荣! (王礼人/文)

标题:“西河大鼓百年回眸”

地址:http://www.sx-longsheng.com/sjzly/5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