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10字,读完约6分钟

“四阶一网”贯穿服务大众的最后100米

桥西区的创新推动基层社会的管理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共同建设共同治理共享的社会治理结构的构建”。 桥西区加大改革力度,积极探索智能城市管理模式,打破模块壁垒,连接新闻“孤岛”,推进综合执法管理、网格化管理、服务大众组织化、行政审批服务四大改革,“区街网格化”

“桥西区:“四层一网”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网格+网络”

服务器民零距离

“早上去买菜的时候,看到小区门口的人行道上有个洞,拍了照片反映在‘桥西云社区’的居民群里,有这么早来修理的人。 ”桥西区建胜路6号院居民池莉红告诉记者。

建胜路社区第二电网的网格员周晓霞也在现场,“我负责的网格有9栋,1172户。 我每天都要在这个地区进行日常巡逻,及时看到组里的新闻,人们的大事会帮助他们。 ”。

原来,“桥西云社区”服务平台已经与街区二级综合执法平台建立了联系,将居民反映的问题及时自动入住生成工单,并根据职能分工分配到区城管理局。 20分钟后,区城管局市政维护管理科工作人员邵茉麟带领施工人员赶到现场,立即开始施工。 30分钟后,塌陷的人行道被修复了。 网格员周晓霞立即将裁剪后的图像传递给居民群进行反馈。

“桥西区:“四层一网”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桥西区在组织服务群众改革中创新实施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以街道、社区为单位,以自然路界、集中小区、大楼楼为基本单元,全区划分为805个单元网格。 并基于网络新闻技术,建设“桥西云社区”服务平台,探索推进“网格管理”和“互联网化支持”的“双网”联动,实现区、街、网格员、网格员 目前,该地区建立了732个居民微信群,入群家庭15.2万多人,覆盖居民45.6万多人。 每个微信群对应一个或多个网格,“在线”居民的微信群与“在线”网格一致,及时协调处理人们的需求。

“桥西区:“四层一网”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通过将“桥西云社区”平台与政务协同办公系统、综合执法平台互联,形成“人来人往、事在网上、服务零距离”的全覆盖格局,有效、快捷地解决居民需求的协商通道。

●“智能+协作”

/ S2/]一切为了大众的方便

4月12日9点20分左右,在平安南大街附近的新乐器商行中,桥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平安所副所长梁斌作为被派往街道的综合执法队员,正在确认注册新闻。 “商户昨天下午完成了注册过程。 今天早上9点,我们接到订单来上门服务。 第一,检查地址是否真实,看商户有什么需要商量的问题,我们现场解答。 ”。 梁斌说。

“桥西区:“四层一网”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我下载了《云窗辩论照》的app申请营业执照后,用了两个小时审阅并通过了稿件,拿到了营业执照。 我选择了快递。 营业执照直接送到家里,还有员工上门服务。 我也开店了。 那个时候办理营业执照没那么快。 现在流程简单,不需要去窗口,省了时间。 ”。 店主刘静涛说。

“桥西区:“四层一网”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注册消息一经确认,开店手续正式完成,店铺醒目位置悬挂营业执照。

这是在桥西区创新实施“网上审批分离、全科政务、区街同办、全区通办、批管同步、一网通办”高效政务服务模式的情况下,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给老百姓带来了便利。

“四层一网”创新基础管理体系覆盖,桥西区行政审计局与桥西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共同创新实施“批量管理同步”。 每天审批事项的结果是,所有同步都送到区综合执法平台,街道综合执法大队,执法人员在3个工作日内,对新入库的市场主体逐一开展首次上门服务,告知政策、现场浏览,相关情况在区平台

“桥西区:“四层一网”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除此之外,桥西区创新行政审批服务模式,从“不看脸考核”下手,全力推进“网上考核不看脸”“庭审分离不看脸”,多跑新闻,少跑群众 并创新实施“一窗综合接待”全科考核服务模式,使“每个人一窗一事”向“一窗一事”转变。 区审批服务中心设有全科窗口13个,窗口性能比上年提高160%,可节约90%以上的等待时间。

“桥西区:“四层一网”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一次摸索,一次改善,桥西区革命新,蹄病稳定。 行政审批改革比较有效地处理了影响公司、群众工作创业的闭塞点、难点、痛点,进一步优化了政务服务环境,提高了政务服务水平。

●“前进+下沉”

基础社会治理的微细化[/s2/]

桥西区数据资源管理局看到,由数字新闻化监控系统建设的综合执法平台,将全区805个网格动态纳入眼底。

“综合执法监督管理指挥中心在桥西区“四层一网”创新的基层管理体系中起到中枢神经的作用,综合执法平台与“桥西云社区”贯通,结合老百姓提出的问题,实时收集,形成订单,然后网格化 另一方面也与政务协同事务系统有关,如及时向各街道发布推送行政审批的市场主体新闻,综合执法人员出差提供服务,了解市场主体的诉求,提供更为平民的服务等。 ”。 桥西区数据资源管理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

“桥西区:“四层一网”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为了整合执法资源,彻底处理目前存在的比较突出的“看得见、管不着”、部门“管得着、看不见”等问题,桥西区重新组建基层综合执法队伍,在全区17条街道设立综合执法大队,市监、城市 并建立区街两级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形成过程监控、结果反馈、快速反应、高效监管的智能运行机制,实现从“九龙治水”向“一队管全部”模式的转变,基层社会治理更加精细化

“桥西区:“四层一网”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东风街综合执法大队,办公室的墙上挂着队员们自己写的顺口。 “平台的步骤并不简单。 调查取证在之前,要精准地来办案,调查必须进站……”这是队员们必须牢牢把握的办案流程。 东风街办事处综合执法大队副队长于静说:“我们主要指挥和安排本街的综合执法工作,现场处理轻微违法行为。 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由街道综合执法中心进入区综合执法监督管理指挥中心,移交各职能部门处置。 我们将案件的消息包括在地图上的位置发送到执法人员的手机终端,执法人员现场处置后,反馈到平台,符合退出条件的可以退出,需要区直部门执法,申请执法。 ”。

“桥西区:“四层一网”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桥西区在执法关口向前移动,推动综合执法重心转移、职能下沉、人员下放,构建现代科学的执法指挥体系,壮大街道,扩大权力。 让街道有管理工作的权利,有人去工作,更高效便捷地解决大众身边的需求和问题,比较有效地提高街道管理服务水平,夯实政府基础,受到大众的广泛欢迎。 (记者张静雯通讯员黄惠)

标题:“桥西区:“四层一网”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地址:http://www.sx-longsheng.com/sjzzx/7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