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95字,读完约3分钟

人民日报报道:近日,全国总工会关联负责人“我国劳动者报酬占比连续22年下降”的说法引起社会强烈关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则认为:劳动者报酬占比被低估,1993年-2007年间劳动者报酬占比实际降幅仅为3.46个百分点,而不是一个大家常说的9.75个百分点。贾所长并且指出: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高于“金砖四国”中其他三国,与发达国家也只差几个百分点。

“劳动者报酬占比怎么才能被客观地“估””

这也许还谈不上是一场争论乃至论战,但却具有争论意义。稍加留意便能发现,围绕着劳动者报酬占比问题,起码有两种不同的价值评估和情感色彩:一种是,劳动者报酬占比下降的现状以及趋势已到不能容忍的地步,不论从分配体制改革、社会和谐构建、公平正义维护上看,提高劳动报酬占比的调子都应该唱得高一点、再高一点;另一种也许是,劳动者报酬占比虽然逐年下降,虽然已经比较低,但还是可以被“理解”甚至无需大惊小怪。

“劳动者报酬占比怎么才能被客观地“估””

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不外乎按劳分配、按资分配、按权力分配三种首要方法。按权力分配的事实严重存在但却上不了“理论”台面,在此暂且不议。至于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关系,说起来似乎也挺多而杂。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立场看,按劳分配应是一种首要分配形式,且分配的不仅仅是钱,还包含着劳动者政治地位、劳动者的体面和尊严等等。从市场经济立场看,按资分配是理所当然的,但谁都知道市场存在着天然缺陷,搞不好就会发生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价值天平的倾斜。现状是,资本仗着本身固有的强势,加之地方政府基于gdp崇拜、政绩冲动而表现出的对资本的青睐和倚重,很容易使劳动者在分配上处于很弱势、很不公正的地位,劳动者弱势的表现之一就是按劳分配的占比太低。倘若社会的体面、尊严总量也象gdp那样可以计量,那么可以并不主观地说,劳动者体面和尊严在总量中占比的下降肯定比物质意义上的占比下降更严重,更不能容忍。

“劳动者报酬占比怎么才能被客观地“估””

讨论劳动报酬占比下降问题,不是不能把“金砖四国”以及发达国家拿来讲事,但贾康所长就此说事中表现出的明显倾向性,笔者实不敢苟同。甭说专家学者,大略高中生都知道一些《资本论》,知道有“资本有机构”这么一个概念。中国不论与“金砖四国”中其他三国比,还是与发达国家比,一个最大优势就是经济落后、人口众多。尽管近些年资本积累加速,政府常为“流动性过剩”发愁,但自主革新十分被动、产业升级依然缓慢,从“资本有机构成”立场上与其他三国以及发达国家比较,肯定远不能及。也就是说,中国依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经济社会,已发生“九连跳”的富士康可谓缩影。在这样一个国度里,尤其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场看,“按劳分配”应该更被看重,劳动报酬在gdp中的占比不仅不应连续22年下降,而是应该高一点、再高一点。

“劳动者报酬占比怎么才能被客观地“估””

不必讳言,不同社会群体的话语权是无法做到公平和机会均等的,劳动者群体虽然最庞大、人数最多,但在社会总话语权中的占比却十分的低,因为此亟待一种超越群体角度和自身好处角度的完全出于公心的客观言论,而这样的言论眼下实难求得,也许这才是一个最大的社会缺陷。

“劳动者报酬占比怎么才能被客观地“估””

(责任:年威)

人民日报报道:近日,全国总工会关联负责人“我国劳动者报酬占比连续22年下降”的说法引起社会强烈...

标题:“劳动者报酬占比怎么才能被客观地“估””

地址:http://www.sx-longsheng.com/sjzjj/12741.html